中国太极网
传奇轶事
纪念雷慕尼老师逝世二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2-01-10 10:23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今年十一月三十日是雷慕尼老师逝世二十周年。虽然老师仙逝已久,但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却时常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老师——一位慈祥的长者,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一位功夫出类拔萃而又极其谦逊的太极宗师,一位诲人不倦为我国太极拳事业奉献毕生的武术家,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一九零九年,雷慕尼老师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花山乡。幼年丧父,体弱多病,十几岁得了肺结核,常常吐血。雷慕尼老师的伯父见侄子体弱多病,决定让他习武健身。

雷慕尼老师最初师事于汉阳的杨秀亭学习少林大红拳,小红拳。后来,他遇到杨式太极的耿小山先生,跟他学了一年多的杨式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缓,静极生动,动中求静,内外兼修的特点,符合雷老师的性格,在不知不觉之中他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九三零年,雷慕尼老师还疾病缠身,但通过太极拳锻炼,治好了疾病,身体渐渐由弱变强,并从此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九三零年初老师到了北京。老师一到北京,立即到国术馆学习武术。当时许禹生(我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北平市国术馆馆长。国术馆集中着许多国内的武林名家。通过四年的高级班学习,他学习了许禹生的大架太极拳,刘来臣的形意拳、查拳,许小鲁的弹腿,许子先的通臂拳,廖实秋的劈挂拳,龚润田的七十二擒拿,吴彦清的岳氏散手,刀、枪、剑、棍等各种器械及单练对练。毕业考试成绩出色,获第一名。

一九二八年,著名的陈氏太极拳第十七代传人陈发科来到北京。由于陈发科品德高尚,武艺超群,故而名震京城,有许多人拜他为师。其中,有著名的京剧演员杨小楼,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大学教授李剑华,沈家桢,刘睿瞻,顾留馨,洪均生等人。一九三二年,雷慕尼老师经朋友介绍,师事于陈发科老师。并成为陈发科的入室弟子。

 雷慕尼老师对于陈发科的人品武功极为钦佩,把陈先生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认真刻苦,尊师如父,常年跟随师父身边,深得师父真传。当时陈发科主要教授的是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也叫炮捶)。一路柔多刚少,柔中有刚,二路刚多柔少,刚中有柔。陈发科教拳认真耐心,从不保守,不但传授太极功夫,而且注重武德教育。弟子们对陈老师尊敬爱载,大家用白银制成一面盾牌赠送给他,上面写着“太极一人”四个大字。这也成为当时京城武术界的一段佳话。

一九五八年,雷慕尼老师进入了陈发科创建的“首都武术研究社”教太极拳。从此加入了职业武术家的行列。

从一九六零年开始,雷慕尼老师在北京的月坛公园,景山公园教授太极拳,还有许多单位邀请老师教拳。他教学认真负责、示范动作严谨规范,毫无保留。几十年来,他的学生达数千人以上。其中不乏武林俊才和国际友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雷慕尼老师太极拳造诣很深,他不但忠实完整地继承了陈发科的拳架,而且拳理精通,内功、推手都是一流的。在拳架方面,他是陈发科的弟子中继承的最好的学生之一,他动作规范、松静沉稳、轻灵圆活、折叠缠绵、内外合一、周身一家。老师打拳时飘逸自然、形神兼备、松活抖弹、目光如电,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尤其是他的弹抖劲堪称一绝,发劲瞬间,松、柔、圆、整、刚诸多要领,尽显无遗。他功力极深,由至柔到至刚,又由至刚到至柔,瞬间完成,这一变化使发劲后全身自然弹抖,一丝不假强为,一毫无渲染造作。观者无不耳目一新,内行皆都赞叹称奇。在武术界,雷慕尼老师有很高的名望。他不仅功夫出类拔萃,而且书法造诣很高。但他自己却非常谦虚,淡泊名利,潜心修炼,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不喜欢出头露面。这些高尚的品德与修养,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我们师事雷老师是在1967年春天。当时我们是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时值文革,学校停课,两派群众组织在打派仗。对于这种混乱的状态我们感到十分无奈,但又不愿虚度时光,于是萌生了寻找名师学习太极拳的想法。我们幸运地在月坛公园找到了雷慕尼老师。从此我们拜师学艺,在老师的教导培育下,经过四十多年坚持不懈地练习,逐步进入了太极的殿堂。

 

太极拳是一个神秘的殿堂,进入这个殿堂,会使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人生发生巨大变化。这已不是简单的强身健体。老师传授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太极拳技艺而是广博浩翰的太极文化。太极文化与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在他们的高深处有着智慧的熔合。几十年来,我们逐步了解了这一文化的灵魂和内涵,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而这一切皆源于我们的恩师——雷慕尼老师的恩赐。

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我们都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回忆当年学拳的情形,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们一早五点钟从学校出发到月坛公园学拳,回校后,大家继续讨论研究、看书对照、反复推敲,有问题第二天再请教老师。由于当时我们已有几年杨氏太极拳的基础,所以进步较快,老师特别喜欢我们几个年轻的弟子。有一次老师看我们打拳好高兴,他把大家叫到一起看我们几个年轻人打拳,打完后问我们:“你们一天练几遍呀?”我们说:“20多遍。”老师高兴地向大家说:“看到了吗?功夫不亏人呀!”这种艺术化的智慧的教学极大地鼓励了我们,激励我们更加刻苦练习。那时我们每天从早练到晚,练得常常上楼梯都要扶着栏杆。跟随老师两年,我们打下了坚实的陈氏太极拳基础。

此外老师给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当年我们学拳时,正值文革时期,什么都在破旧之列,老师赖以谋生的手段没有了,生活也很困难,只能偷偷的教拳糊口。学习者每人每月2,但因为我们都是学生,老师说什么也不肯收我们的学费。老师的师德使我们永世不忘。

196812月,我们要毕业了,我们和雷老师依依惜别。雷老师叮嘱我们:“你们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无论什么情况,练拳不能断,再忙,每天都要练拳,如有时间,多练几遍更好。”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告慰老师的在天之灵,我们没有违背您的教导,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我们已经把太极拳融入自己的人生,如同每日三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在太极的殿堂中,逐步领悟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我们一定会继续把陈氏太极拳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毕业后,我分配在南京,潘卯辰同学在石家庄,董志德同学在广州,虽然我们都离开了老师,但我们的心始终与老师相连,我们经常利用出差机会去看望老师,书信往来,请老师指导。80年代初,潘卯辰被评为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并出任石家庄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付会长后去看老师,老师说:“你今后要把太极拳当做一个事业来对侍呀。”有一次老师病了住院,潘卯辰去看他,他在床上为潘卯辰演示掩手肱捶,真是艺惊四座,同室人这才知道他们身边原来是一个名扬中外的太极宗师。老师拖着刚做完手术的病体,坚持叫潘卯辰扶着到院里看潘打拳并细心指导,这使潘卯辰十分感动并终生不忘。19869老师应董志德同学的邀请,南下广州,并在广州市武术馆任教,适逢我出差广州一个多月,与老师朝夕相处,并与董志德同学一道陪同老师到武术馆教拳,不仅收益良多,而且更加深了师生之谊。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我回到南京后不久的一天,突然接到董志德同学来电,告知老师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突然去世。噩耗传来,使我无限悲痛。亲爱的老师,您怎么能说走就走了呢?不是说好第二年春天到南京我家来,让我帮您整理“陈氏太极剑”一书的吗?(据我了解,老师的陈氏太极剑真正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广州表演时,艺惊全场。当代鲜有人能比)。雷老师给潘卯辰留下了珍贵的录像,潘卯辰珍惜秘藏,视为珍宝。老师的逝世,不仅使我们失去一位好老师,也是中国武术界和太极拳界的巨大损失。

 

值此,雷慕尼老师逝世二十周年之际,我们仅以此文深切悼念我们的恩师,并通告国内外老师的弟子学生。让我们继承先师的遗志,把由老师忠实传承的陈发科老前辈的正宗陈氏太极拳发扬光大。为振兴中华武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6-11-20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