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轶事
中央国术馆始末(下)
(二)国术国考
国术国考无疑是中央国术馆成立二十年间最受人们关注的事情。“国术国考”全称“全国国术考试”。中央国术馆仿旧时武科考试和近代体育竞赛制定国术国考,用以考评习武者技能学识,区别等次。
国术考试仿武科的童试、乡试、会试,设县考、省(市)考、国考。仿武科的外场(试武)、内场(试文),设术科和学科两门考试。中央国术馆谓此为选拔真才实学的“抡才大典”。
按规定各级国术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但实际二十年内只举行过两次全国国术考试,各省、市、县举行次数不等。
第一次全国国术考试于1928年8月发布《国术考试条例》之后,于10月15日至20日在南京公共体育举行。山东、河北、北平、南京等17省、市和中央国术馆的共333名应试者参加了这次国术国考。
这次国考的术科考试分为预试和正试。预试是单人表演。项目包括拳术、刀、剑、棍、枪。正试是两人特邀比赛。项目包括徒手的拳脚门(散打)、摔角门;持械的棍、枪门(长兵),刀、剑门(短兵)。预试及格,方可参加正试。
预试中个人单演拳术和器械的水平颇高,有240多人获及格资格,其中150人参加了正试。由于对抗比赛无时间限制,会期届满,组织者担心出现难于收场的场面,于是改变了原来考取“甲等三名授以捍卫、辅卫、翊卫之名称,乙等……,丙等……等各种名称,比试至第四轮即宣告终止。取中朱国福、王云鹏、张长玉、马裕甫、张英振、窦来庚等15名为最优等;取中杨松山、郭长生、马英图、韩化臣、佟忠义等37名为优等;取中柳印虎、林志远等82名为中等,只参加预试而未报名参加正试的有赵鑫洲、于振声、吴图南、何福生、曹宴海等。
第二次国术国考于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考场建筑呈八卦形。看台可容万余人,考台约20方丈。河北、湖南、绥远、山东、河南等21个省、市的438人参加了这次国考。
这次考试,大致沿袭第一次国术国考的成法。所作改进是预试有了评分细则,对抗比试有了统一的护具。还增设了搏击(拳击)比试,以及女子对抗比试。
这次正试采用双淘汰制,决出应试者的等次。等次分甲、乙、丙三级。甲等名额占应试人数的35%。每等之内,按学科成绩排定先后顺序。
这次国术国考共取中甲等43名。其中拳术对试(散打)13名,长兵3名,短兵6名,摔角3名,搏击(拳击)重、中、轻3级共9名。参加女子组正试9名选手,皆取为甲等,以鼓励女性习武。(据记载,参加这次考试的部分女选手随旧中国体育代表参加了36年柏林奥运会,并且在武术表演项目中有出色的表现,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国术国考虽有种种不足,但是它制定和实践了武术拳械单练与对搏的竞赛规则,选拔了优秀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竞技武术的发展。
(三)武术论著与教材建设
中央国术馆成立至1934年,共编辑出版《查拳图说》、《青萍剑图说》、《少林武当考》等22种,已完成编辑的有《练步拳》、《八极拳》、《形意拳摘要》等12种。当时正在编辑的有《太极拳》、《八卦掌图说》、《内功正轨》等11种。
1929年秋,该馆创办《国术旬刊》,每十日出版一期。翌年,改名为《国术周刊》,每周出版一期。杂志的基本内容包括论文、著述、转载、记录、文苑、杂俎,以及该馆消息、国际要闻等栏。主编相继由吴继青、唐豪、姜容樵等国术馆编审处处长担任。
1933年底,教育部发函中央国术馆编辑初中、高中、大学三级武术教材。该馆成立了由姜容樵负责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并在1934年1月3日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议定先编初中、高中两级教材。初中教材包括五行拳、弹腿、劈挂刀、三才剑四种;高中教材包括八极拳、八卦掌、梅花刀、昆吾剑四种。1941年,该馆派员参与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军训部联合设置的国术教材编审委员会,进行国术教材之研究编辑工作。至1944年,编辑完成教材共计49种,时为抗战末期,由于种种条件所限,这些教材未能印刷问世。
四、国术馆尾声
抗日战争爆发后,除四川等大后方国术馆(社)继续活动外,大多数国术馆(社)相继停办。1937年8月14日,日机轰炸南京,中央国术馆南迁。在迁转过程中,政府停发经费,教职员工和学生生活十分困难,多数教师和学生沿途离去,自谋出路。1941年,迁至重庆北碚时,馆内人员仅剩二十多人。此后,在四川境内组织培训、巡回表演、举办比赛,但都仅偏于一隅,失去了往日的规模。1946年迁回南京,无馆址,缺经费,已无法维持活动。1948年宣告解散。
国术国考无疑是中央国术馆成立二十年间最受人们关注的事情。“国术国考”全称“全国国术考试”。中央国术馆仿旧时武科考试和近代体育竞赛制定国术国考,用以考评习武者技能学识,区别等次。
国术考试仿武科的童试、乡试、会试,设县考、省(市)考、国考。仿武科的外场(试武)、内场(试文),设术科和学科两门考试。中央国术馆谓此为选拔真才实学的“抡才大典”。
按规定各级国术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但实际二十年内只举行过两次全国国术考试,各省、市、县举行次数不等。
第一次全国国术考试于1928年8月发布《国术考试条例》之后,于10月15日至20日在南京公共体育举行。山东、河北、北平、南京等17省、市和中央国术馆的共333名应试者参加了这次国术国考。
这次国考的术科考试分为预试和正试。预试是单人表演。项目包括拳术、刀、剑、棍、枪。正试是两人特邀比赛。项目包括徒手的拳脚门(散打)、摔角门;持械的棍、枪门(长兵),刀、剑门(短兵)。预试及格,方可参加正试。
预试中个人单演拳术和器械的水平颇高,有240多人获及格资格,其中150人参加了正试。由于对抗比赛无时间限制,会期届满,组织者担心出现难于收场的场面,于是改变了原来考取“甲等三名授以捍卫、辅卫、翊卫之名称,乙等……,丙等……等各种名称,比试至第四轮即宣告终止。取中朱国福、王云鹏、张长玉、马裕甫、张英振、窦来庚等15名为最优等;取中杨松山、郭长生、马英图、韩化臣、佟忠义等37名为优等;取中柳印虎、林志远等82名为中等,只参加预试而未报名参加正试的有赵鑫洲、于振声、吴图南、何福生、曹宴海等。
第二次国术国考于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考场建筑呈八卦形。看台可容万余人,考台约20方丈。河北、湖南、绥远、山东、河南等21个省、市的438人参加了这次国考。
这次考试,大致沿袭第一次国术国考的成法。所作改进是预试有了评分细则,对抗比试有了统一的护具。还增设了搏击(拳击)比试,以及女子对抗比试。
这次正试采用双淘汰制,决出应试者的等次。等次分甲、乙、丙三级。甲等名额占应试人数的35%。每等之内,按学科成绩排定先后顺序。
这次国术国考共取中甲等43名。其中拳术对试(散打)13名,长兵3名,短兵6名,摔角3名,搏击(拳击)重、中、轻3级共9名。参加女子组正试9名选手,皆取为甲等,以鼓励女性习武。(据记载,参加这次考试的部分女选手随旧中国体育代表参加了36年柏林奥运会,并且在武术表演项目中有出色的表现,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国术国考虽有种种不足,但是它制定和实践了武术拳械单练与对搏的竞赛规则,选拔了优秀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竞技武术的发展。
(三)武术论著与教材建设
中央国术馆成立至1934年,共编辑出版《查拳图说》、《青萍剑图说》、《少林武当考》等22种,已完成编辑的有《练步拳》、《八极拳》、《形意拳摘要》等12种。当时正在编辑的有《太极拳》、《八卦掌图说》、《内功正轨》等11种。
1929年秋,该馆创办《国术旬刊》,每十日出版一期。翌年,改名为《国术周刊》,每周出版一期。杂志的基本内容包括论文、著述、转载、记录、文苑、杂俎,以及该馆消息、国际要闻等栏。主编相继由吴继青、唐豪、姜容樵等国术馆编审处处长担任。
1933年底,教育部发函中央国术馆编辑初中、高中、大学三级武术教材。该馆成立了由姜容樵负责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并在1934年1月3日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议定先编初中、高中两级教材。初中教材包括五行拳、弹腿、劈挂刀、三才剑四种;高中教材包括八极拳、八卦掌、梅花刀、昆吾剑四种。1941年,该馆派员参与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军训部联合设置的国术教材编审委员会,进行国术教材之研究编辑工作。至1944年,编辑完成教材共计49种,时为抗战末期,由于种种条件所限,这些教材未能印刷问世。
四、国术馆尾声
抗日战争爆发后,除四川等大后方国术馆(社)继续活动外,大多数国术馆(社)相继停办。1937年8月14日,日机轰炸南京,中央国术馆南迁。在迁转过程中,政府停发经费,教职员工和学生生活十分困难,多数教师和学生沿途离去,自谋出路。1941年,迁至重庆北碚时,馆内人员仅剩二十多人。此后,在四川境内组织培训、巡回表演、举办比赛,但都仅偏于一隅,失去了往日的规模。1946年迁回南京,无馆址,缺经费,已无法维持活动。1948年宣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