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轶事
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与实战技击
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与实战技击
刘 勇
太极拳创始之初,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实战能力而对它另眼相看,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实战技法之一,其实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清朝末期以后,太极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与实战技击之间出现了分离,而后渐去渐远,越来越远,以至于今,太极拳几乎沦为“老翁之戏”。悲夫,王庭公!悲夫,长兴公!夫,露禅公!
尽管如此,近代太极拳仍盛行于世,究其原由,主要得益于其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的挖掘;而太极拳从“猛士之技”沦为“老翁之戏”恐亦是发端于此。试看,随着太极拳“文气”渐盛,孔武之夫因不知力大手快之外另有化打之法而不屑于此;文弱之士则片面地理解进而陶醉于“用意不用力”之说,一厢情愿地试图构建“用意打人”的空中楼阁,却不知实战技击并无捷径,太极拳虽“不用”拙“力”,但却要“用”经过艰苦训练才能得到的“太极劲儿”,岂是纸上谈兵能够达到的?基于以上的社会“共识”,太极拳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变成了“老年健身操”,青壮年都是趁年青先练摔交、拳击、柔道、跆拳道,等老了再练太极拳。
诚然,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相比,更强调文武双修、刚柔并济。但它终究是一门武技,“文”与“柔”是为“武”与“刚”服务的,其最终目标是能够杀敌制胜。因此,我们应该更突出其“武”与“刚”的一面,而不应片面追求其“文”与“柔”的一面。不然,太极拳之名虽存,而实已亡矣。
所幸者,在太极拳实战技法日渐式微之时,仍有一批有志之士不为世风所扰,寂寂于人海,默默耕耘,脉承古法,使后学者尚存拨云见日之希望。生长于齐鲁武术之乡的王成老师既是其中之杰出者。
王老师少年习武,初习弹腿、少林拳等,后随武术名家张晨光先生学习陈式太极老架,又经张师引荐,师从陈氏太极拳宗师洪均生先生,得到二位武学大师的悉心教导。在二位恩师关心下,又有机会经常接触到许多武林前辈,仔细聆听前辈们的习武心得,亲身体验前辈的技艺,并深受武术前辈们的青睐,得到诸多武坛巨擘的指点,三十岁时已成大器。王成老师除全面继承传统太极拳松、沉、圆、活的技击特点之外,更将世人知之甚少的“接手”和“放长击远”等技法发挥到极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王成已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理论和功法训练体系,以陈发科先生所传的陈式一、二路和洪均生先生所传的陈式一、二路为基础,创编了“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及“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特别是“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为全国首创,受到武术界和太极拳界的高度重视。
理论方面,王老师在强调太极拳特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太极拳的全面性,如套路与实战并重、健身与技击并重、近战与远战并重、主动进攻与后发制人并重等;还将太极拳散手技击的攻防动作加以概括、分类,总结成“手肘肩”、“步法”、“螺旋缠丝”、“遇力走圆”和“大臂不动小臂动 小臂不动大臂动”等五大法则,统称“王氏法则”,在武术界是一种创新。
功法训练方面,主张以桩功、套路练习固本健身,以单式练习、对练、推手、散打训练强身技击,辅以刀、剑、枪、鞭杆等器械练习,使习练者得以全面继承和掌握传统太极拳的精髓。
王成老师创编的“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和“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实为一体,对练以二十七式套路为基础,两个套路拳式完全吻合,初学者在熟练掌握二十七式拳架后,通过练习对练可以深刻地体会每个拳式的用法。对练时二人采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手段,互相进攻和化解,能够使习练者更快地熟悉太极拳的实用招法和劲路,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从而迅速“由招熟渐悟懂劲”。
王成老师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太极拳实战功能减弱,除了上述片面追求“文”与“柔”的原因外,从技法上说,主要是丢掉了传统太极拳中“接手法”和“打法”两个重要环节。
所谓“接手法”,就是实战技击开始身体第一次接触以及交战中每一次分开又再次接触时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因为实战技击开始前,以及交战过程中每一次分开后,交战双方一般是处在安全距离以外的,那么从安全距离到零距离的身体接触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内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包括身体接触前双方的观察、移动、虚晃、实击和接手后的手法都是“接手法”的内容。太极拳所说的“接手法”不是简单的格挡招架,它的主要任务首先是进攻;其次是控制、揣度、牵动、诱骗对手,为进攻和防守做准备;第三是防守。接手任务完成得好,便得机得势,取得主动;反之,便失机失势,陷入被动。
一般来说,实战技击中至少有一次接手。换句话说,如果将接手这一环节省略,先将手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好以后再进行的较量,一般只是推手、试手、说手或喂招训练,不是真正的实战技击。了解的人才知道,接手这一关是很难通过的。既需要明师指点,又需要刻苦训练,还需要有人给你搭架陪练。但是不过这一关,你练的就不叫武术。
过了“接手法”这一关,就该过“打法”关了。所谓“打法”,就是实战技击法的俗称。用“行百里者半九十”来形容打法再恰当不过了,练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太极拳,“打法”没过关,最多只能算练了一半。不光太极拳,所有武术都是如此。
王老师经常说老前辈经常谈起的一个故事,在民国时,著名技击家高风岭有两个徒弟,苦练了数年武功,一次奉师命到故城县政府给冯玉祥的一位军官送信,站岗的士兵不放行,俩个年轻人血气方刚,又仗着老师与军官的交情和自己一身的“武功”,便与哨兵动了手,结果让哨兵打得鼻青脸肿。回来后,高师傅气得大骂徒弟笨。转念一想,师傅又说:“这也不能怪你们,怪我没教你们打法啊。” 苦练了数年“武功”的人因为没学打法,结果输给了就练了那几下打法的当兵的。接受这次教训,立即在冬天,高师傅专门给弟子们传授打法,后来出了不少实战高手,如高守悟,秘道纯、林祥斋等人,。
因此,王老师十分注重“接手法”和“打法”两个重要环节。“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及“对练”中,每一式都包含一至多种“接手法”和“打法”。
总之,“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是王老师太极拳训练体系的总纲。套路精练以后,降低了初学者入门的门槛,但完整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精髓。它并不是人们习惯思维中的“简化太极拳”,而是内涵更加丰富、拳理更加深刻的太极拳,包含了传统太极拳从桩功、套路、对练、接手直到打法的所有内容和训练步骤。在“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的引导下,桩功、套路有一定基础以后,按古法细化套路训练的要求,提高练拳质量,然后逐步增加练拳内容,层层深入,渐入妙境,直达散手技击之境界。
太极拳经过300余年的传承,特别是近100年的变革,其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得到较充分的挖掘,但实用性的“基因”丢失殆尽,能真正传递古法基因者已是凤毛麟角。王成老师和他的“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能够如此鲜活地保留古法,兼具传统性和时代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实属奇迹,世人怎能不珍之、惜之,有志于研习太极拳者,又怎能不追之,求之!
刘 勇
太极拳创始之初,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实战能力而对它另眼相看,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实战技法之一,其实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清朝末期以后,太极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与实战技击之间出现了分离,而后渐去渐远,越来越远,以至于今,太极拳几乎沦为“老翁之戏”。悲夫,王庭公!悲夫,长兴公!夫,露禅公!
尽管如此,近代太极拳仍盛行于世,究其原由,主要得益于其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的挖掘;而太极拳从“猛士之技”沦为“老翁之戏”恐亦是发端于此。试看,随着太极拳“文气”渐盛,孔武之夫因不知力大手快之外另有化打之法而不屑于此;文弱之士则片面地理解进而陶醉于“用意不用力”之说,一厢情愿地试图构建“用意打人”的空中楼阁,却不知实战技击并无捷径,太极拳虽“不用”拙“力”,但却要“用”经过艰苦训练才能得到的“太极劲儿”,岂是纸上谈兵能够达到的?基于以上的社会“共识”,太极拳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变成了“老年健身操”,青壮年都是趁年青先练摔交、拳击、柔道、跆拳道,等老了再练太极拳。
诚然,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相比,更强调文武双修、刚柔并济。但它终究是一门武技,“文”与“柔”是为“武”与“刚”服务的,其最终目标是能够杀敌制胜。因此,我们应该更突出其“武”与“刚”的一面,而不应片面追求其“文”与“柔”的一面。不然,太极拳之名虽存,而实已亡矣。
所幸者,在太极拳实战技法日渐式微之时,仍有一批有志之士不为世风所扰,寂寂于人海,默默耕耘,脉承古法,使后学者尚存拨云见日之希望。生长于齐鲁武术之乡的王成老师既是其中之杰出者。
王老师少年习武,初习弹腿、少林拳等,后随武术名家张晨光先生学习陈式太极老架,又经张师引荐,师从陈氏太极拳宗师洪均生先生,得到二位武学大师的悉心教导。在二位恩师关心下,又有机会经常接触到许多武林前辈,仔细聆听前辈们的习武心得,亲身体验前辈的技艺,并深受武术前辈们的青睐,得到诸多武坛巨擘的指点,三十岁时已成大器。王成老师除全面继承传统太极拳松、沉、圆、活的技击特点之外,更将世人知之甚少的“接手”和“放长击远”等技法发挥到极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王成已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理论和功法训练体系,以陈发科先生所传的陈式一、二路和洪均生先生所传的陈式一、二路为基础,创编了“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及“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特别是“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为全国首创,受到武术界和太极拳界的高度重视。
理论方面,王老师在强调太极拳特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太极拳的全面性,如套路与实战并重、健身与技击并重、近战与远战并重、主动进攻与后发制人并重等;还将太极拳散手技击的攻防动作加以概括、分类,总结成“手肘肩”、“步法”、“螺旋缠丝”、“遇力走圆”和“大臂不动小臂动 小臂不动大臂动”等五大法则,统称“王氏法则”,在武术界是一种创新。
功法训练方面,主张以桩功、套路练习固本健身,以单式练习、对练、推手、散打训练强身技击,辅以刀、剑、枪、鞭杆等器械练习,使习练者得以全面继承和掌握传统太极拳的精髓。
王成老师创编的“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和“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实为一体,对练以二十七式套路为基础,两个套路拳式完全吻合,初学者在熟练掌握二十七式拳架后,通过练习对练可以深刻地体会每个拳式的用法。对练时二人采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手段,互相进攻和化解,能够使习练者更快地熟悉太极拳的实用招法和劲路,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从而迅速“由招熟渐悟懂劲”。
王成老师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太极拳实战功能减弱,除了上述片面追求“文”与“柔”的原因外,从技法上说,主要是丢掉了传统太极拳中“接手法”和“打法”两个重要环节。
所谓“接手法”,就是实战技击开始身体第一次接触以及交战中每一次分开又再次接触时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因为实战技击开始前,以及交战过程中每一次分开后,交战双方一般是处在安全距离以外的,那么从安全距离到零距离的身体接触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内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包括身体接触前双方的观察、移动、虚晃、实击和接手后的手法都是“接手法”的内容。太极拳所说的“接手法”不是简单的格挡招架,它的主要任务首先是进攻;其次是控制、揣度、牵动、诱骗对手,为进攻和防守做准备;第三是防守。接手任务完成得好,便得机得势,取得主动;反之,便失机失势,陷入被动。
一般来说,实战技击中至少有一次接手。换句话说,如果将接手这一环节省略,先将手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好以后再进行的较量,一般只是推手、试手、说手或喂招训练,不是真正的实战技击。了解的人才知道,接手这一关是很难通过的。既需要明师指点,又需要刻苦训练,还需要有人给你搭架陪练。但是不过这一关,你练的就不叫武术。
过了“接手法”这一关,就该过“打法”关了。所谓“打法”,就是实战技击法的俗称。用“行百里者半九十”来形容打法再恰当不过了,练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太极拳,“打法”没过关,最多只能算练了一半。不光太极拳,所有武术都是如此。
王老师经常说老前辈经常谈起的一个故事,在民国时,著名技击家高风岭有两个徒弟,苦练了数年武功,一次奉师命到故城县政府给冯玉祥的一位军官送信,站岗的士兵不放行,俩个年轻人血气方刚,又仗着老师与军官的交情和自己一身的“武功”,便与哨兵动了手,结果让哨兵打得鼻青脸肿。回来后,高师傅气得大骂徒弟笨。转念一想,师傅又说:“这也不能怪你们,怪我没教你们打法啊。” 苦练了数年“武功”的人因为没学打法,结果输给了就练了那几下打法的当兵的。接受这次教训,立即在冬天,高师傅专门给弟子们传授打法,后来出了不少实战高手,如高守悟,秘道纯、林祥斋等人,。
因此,王老师十分注重“接手法”和“打法”两个重要环节。“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及“对练”中,每一式都包含一至多种“接手法”和“打法”。
总之,“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是王老师太极拳训练体系的总纲。套路精练以后,降低了初学者入门的门槛,但完整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精髓。它并不是人们习惯思维中的“简化太极拳”,而是内涵更加丰富、拳理更加深刻的太极拳,包含了传统太极拳从桩功、套路、对练、接手直到打法的所有内容和训练步骤。在“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的引导下,桩功、套路有一定基础以后,按古法细化套路训练的要求,提高练拳质量,然后逐步增加练拳内容,层层深入,渐入妙境,直达散手技击之境界。
太极拳经过300余年的传承,特别是近100年的变革,其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得到较充分的挖掘,但实用性的“基因”丢失殆尽,能真正传递古法基因者已是凤毛麟角。王成老师和他的“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能够如此鲜活地保留古法,兼具传统性和时代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实属奇迹,世人怎能不珍之、惜之,有志于研习太极拳者,又怎能不追之,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