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网
传奇轶事
武学心法
太极起式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02-16 10:23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太极起式的演变
 
(原文《太极起式是如何发生演变的?》)
 
周业安
 
练太极之前,都得有个起式(也叫起势,预备式)。所谓起式,就做拳架正式开启之前的动作,这也是为何有部分人称之为“预备式”的缘故。对起式的理解,各有各的看法,高深莫测一点的看法是,太极拳开练之前,人处于混混沌沌状态,而起式则是混沌初分,阴阳初现,一动分阴阳,此后阴阳转换,开启太极的神奇之旅。
 
如何才能分阴阳?好比说人站立着,处于一个圆形空间,即一个球体,这是早期古人设想的宇宙形状,或者说是混沌状态。此时,双臂慢慢抬起与肩平,这个抬手的过程就是分阴阳了,阳慢慢递增,至与肩平为阳极,阳极生阴,于是双臂慢慢落下,阴盛阳衰,阴阳交替,直至双手按在跨前,此为阴极。如此双臂一起一落,即分阴阳,人便脱离混沌状态,进入阴阳分明的世界。而通过阴阳转换,太极形成一种势,这种势就是所谓内家拳的神秘内功。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
 
现在绝大多数太极拳演练套路,几乎都是从这个太极起式开始的。于是这个太极起式也被解读成一个神奇的太极技法,甚至都能解读出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出来。你不能不佩服这些解读者的想象力。但可惜的是,这只不过是现代人压根不愿意动脑筋,或者不愿意去多读书而导致的一厢情愿的想象。事实上,这个起式并非传统太极拳的起式,甚至和传统太极拳无关。这个起式说白了就是为了让普通老百姓方便学习理解太极拳,一开始用来平复心情用的。除了这个以外,应该说毫无其他作用。这个起式的作用被不了解传统太极拳的人们过度解读了。
 
说到这,你可能要问了,那传统太极拳的起式的真实面目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因为现在书籍图像资料发达,多看看过去的老作品加以比较一下不就清楚了?很可惜没有人愿意花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做比较。既然你们不愿意比较,我就稍微花点功夫来完成这个简单工作吧。
 
传统太极拳的代表流派无非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就陈式而言,压根就没那个起式。陈式的起式从预备式开始,就进入到金刚捣硾一式。如果说把预备式当作起式,那么就是站着略蹲而已。如果说把金刚捣硾的起手运动当作起式,那么就可以加上一个斜掤。注意,这是真正的传统太极拳的起式,所有传统太极拳都是这个起式,只不过称呼不同而已。我们先看陈鑫的著作,陈鑫的书里最简单明了,把金刚捣硾当作首势(陈鑫,第101页)。也就是说,在陈鑫看来,陈式太极的起式就是金刚捣硾。如图一所示。这一点在陈子明那里得到进一步证明。陈子明的书里加了一个太极起势,实际上是预备式,紧接着就是金刚捣硾,这才是真正的起式,如下图二和三所示(陈子明,第109-111页)。
 传统陈式流传至今,北京架和洪架仍然保持了这种起式。比如陈照奎的拳架起式也是预备式加金刚捣硾(顾留馨、沈家桢,第69-70页),其核心是斜掤。图五是根据陈照奎的拳照画的,非常明显地定义了这个斜掤的练法。同样的,在洪架里也是这种练法。洪钧生的书里的绘图是按照其拳照画的,起式也是预备式加斜掤(洪均生,第23页),参见图六。幅度虽比陈照奎小,但本质一样。相比之下,陈家沟当今的陈式太极拳,无论老架还是新架,起式都改成了双臂抬起下落的做法,这个做法不是传统陈式的起式,而是后来人们对传统太极拳的简化所致。这也进一步证明,陈家沟当今的陈式太极拳已经是对传统陈式的简化,并非传统的老拳架。这方面的代表性的拳架可看陈小旺拳照(陈小旺和王东武,2004
 
 
图四 陈照奎 预备式         图五  陈照奎 金刚捣硾
 
图六 洪均生 预备式和金刚捣硾
 
可能你会说了,这是陈式的一家之言,又不是其他流派太极拳的做法。很不幸,让你失望了。其他流派的起式在过去和陈式一模一样,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都是预备式加斜掤。这再次证明,所有其他流派太极拳都直接或间接源自陈式拳。首先我们来看看杨式。迄今留下的拳照资料最权威的当属杨澄甫拳照。杨澄甫在其书中对杨式太极拳进行了定架,这个拳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太极起势,但这个起势同样只是预备式。紧接着第二个动作是左掤,参见图七和图八(杨澄甫,第28页)注意,这完全和陈式拳一致,就是预备式加斜掤。虽然杨式称之为揽雀尾掤法,但对比之下就能看出,这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斜掤。杨澄甫在书中并未说需要双臂起落的做法。可见当时至少他本人并没有设计这个起势。
 
 
图七 杨澄甫拳照:太极起势           图八  杨澄甫拳照:揽雀尾掤法
 
 不过,有明确的资料表明,把双臂起落作为起势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杨澄甫的弟子中已经普遍存在。比如陈微明、董英杰、牛春明等。图九是陈微明拳照(陈微明,第266页),从拳照上看,和杨澄甫一样,都是太极起式接揽雀尾。但在文字说明中,则不同,陈微明明确说明在起势中先站立后,紧接着双臂起落,然后接揽雀尾。这是现代太极拳拳架的标准起势。图十是董英杰拳照(余功保,第30页);图十一是牛春明拳照(牛春明,第95页)。董英杰和牛春明也同样都是太极起势接揽雀尾,但从拳照上看,太极起势有非常明确的双臂起落,这个拳照就是现代太极拳的标准起势。
 
图九 陈微明拳照:太极起式接揽雀尾
 
图十 董英杰拳照:太极起式
 
图十一 牛春明拳照:太极起势
 
    单看杨式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看吴式。陈振民和马岳梁编的书里,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吴鉴泉的吴式太极拳技术要领,并且还配了吴鉴泉本人的拳照。从这些拳照看,吴式太极拳早期是太极起式接太极出手,这个太极出手显然就是斜掤。参见图十二和十三(陈振民、马岳梁,第22-23页)。这本书里详细描述了太极起式和太极出手的技术要求和动作规范,但没有出现双臂起落的说法。和杨式类似,双臂起落进入太极起式在其后的弟子拳架中出现了,比如李秉慈的书里给出了当代吴式太极拳的拳照规范图,其中太极起式就包含了双臂起落。这显然和吴鉴泉本人当时的练法有差异。
  
 
图十二 吴鉴泉拳照:太极起式        图十三 吴鉴泉拳照:太极出手
 
我们最后来看看武式。如果说吴式源于杨式,而杨式直接受教于陈式大架。那么武式间接受教于陈式,是否会出现不同情况呢?迄今没有武式早期代表人物的拳照。但郝少如的拳照应该具有代表性。郝少如是郝为真嫡孙,而郝为真是李亦畬嫡传弟子,郝少如的拳架应该能够体现武式的原本面貌。
 
从郝少如的书里绘图和文字说明可以看出,武式是预备式接左懒扎衣,这依然是预备式加斜掤,同样没有出现双臂起落。郝少如只是说,在起式时,接懒扎衣之前,有一个双臂微抬的动作,但幅度很小。参见图十四和十五(郝少如,第40-41页),这同样是一个预备式接斜掤。但武式其他传人中也出现了双臂起落的太极起式。比如姚继祖的拳照就是如此。参见图十六、十七和十八(姚继祖,第27-28页),虽然姚继祖的书里写着是起势接左懒扎衣,但太极起势包含了双臂起落。所以可以推测,武式太极起式中双臂起落同样也是后来才出现的。
 
图十四 郝少如拳照:预备式    图十五 郝少如拳照:左懒扎衣
 
 
图十六——十八 姚继祖拳照:起势
 
 
图十九 孙禄堂拳照:无极学、太极学和懒扎衣学
 
从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至少民国中期之前,传统太极拳还没有出现双臂起落的起式练法,而都是采用陈式拳标准的预备式加斜掤的练法,无论在表述上是采用金刚捣硾(陈式),还是揽雀尾(杨式和武式),或者懒扎衣(武式和孙式),但本质上都是预备式加斜掤。也就是说,核心技术参数没有变化,只不过在名称上和动作幅度上发生了变化。
 
 
陈式无论是大架还是小架,斜掤的幅度都很大,体现了大开大合的设计思路。而后来的其他各派斜掤的幅度都变小,武式和孙式最小。如果从技术规范的角度来比较,很容易误解传统太极拳的演变。如果遵循技术规范,就可以看到,太极起式是从大幅度的斜掤进化到小幅度的斜掤,最后简化为双臂起落。
 
这点肯定在民国中后期就开始了。比如在姜容樵的书里同样也是双臂起落的起式。由此可见,太极拳拳架的变化在民国中后期应该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应该是属于简化性质,可以看作是传统太极拳的第一次大规模简化革新,革新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技击效率,而是为了普通老百姓容易上手,有利于养生。从这个角度讲,太极拳的起势进化为双臂起落还是有社会意义的。这也符合民国中后期太极拳的生存状况,当时太极拳和其他拳种完全不同,走的是养生路线,学习者众,特别是高净值人群学习者更多。这就使得太极拳家的收入很高。这种市场的需要推动了太极拳的第一次简化变革。
 
民国中后期的变革显然影响到了现代太极拳的发展。时至今日,除了陈式拳的北京架、洪架以及新兴的王成架之外,都是采用双臂起落的起式,包括陈式拳的陈照丕架(即当今陈家沟流传和教学的老架和新架)。传统太极拳起势用斜掤具有很深的技击含义,但这种作用在现代社会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现代社会人们习练太极拳主要是用于养生,所以太极起式是否保留预备式加斜掤,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本文只是通过太极起式的对比分析,来引领大家重新审视太极拳不同流派的演变,能从中有所获益。
 
 
 
参考文献:
陈微明,《太极拳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陈小旺、王东武,《中国陈氏太极拳》,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陈鑫,《太极拳图画讲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2009。
陈振民、马岳梁,《吴鉴泉氏的太极拳》,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2008。
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2014。
顾留馨、沈家桢,《陈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郝少如,《武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姜容樵,《太极拳讲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2007。
李秉慈,《吴式太极拳拳照图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牛春明,孟宪民,陈海鹰,《牛春明太极拳及珍藏手稿老谱》,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孙禄堂,《太极拳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姚继祖,《武式太极拳全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余功保,《董家太极——董英杰太极拳传承与精义》,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