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轶事
武学心法
三谈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文/ 蔡文晓
1994年元月,陪恩师王成先生去济南看望师爷洪均生公。谈起太极拳时,洪老先生的第一句话是:“用力不是太极拳,用巧才是”,因而对此话的记忆特别深刻。由于用意不用力与人们的传统观念、看法、习惯相左,极易引发争议,加上不同阶段有不同认识,很难全面理解此原则。笔者就此问题写过两篇拙作:《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内涵》、《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再认识》,分别发表于《精武》杂志1995年第9期、1998年第5期。在师从王成老师学拳20周年之际,再谈一下对“用意不用力”的认识。
一、什么是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是应用太极原理进行自卫和技击的拳术,由于其健身和娱乐作用也非常显著,这一运动正风靡世界。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全面掌握“用意不用力”这一基本原则。
(一)内涵
简单地说,用意不用力是指用意识支配行动、用意念引导动作,不能把意识倾注到用力做动作上去、要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完成拳式练习,手脚、眼神、躯干等自身部位协调配合,达到意动身随。具体来说有以下含义。一是打拳意念在先。用意识放松肌肉,关注动作的姿势及姿态的变化。二是不用拙力、蛮力。尽量不用肌肉筋腱引起的僵力,而是用自身重力等自然力。三是不要有意识地用力。更不要以力顶力,以力抗力,尽量少用用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除了领劲之端,其它地方尽量不用力。
(二)标准
要做到满身放松,一直松到四肢梢节,全身不可有一寸许着力之处,浑身不存劲。其转动周旋之能,一如“云行太空,毫无阻隔毫无停滞”。即使有外力来袭,也能做到不用力顶抗,而是柔化缠绕,随屈就伸。
太极拳练习有四个阶段:“一是松圆,二是浑沉,三是轻灵,四是飘逸”,不同阶段对不用力有不同要求。理想境界是全身浑然一体,身体如一个大水球放在地面一般,能飘着进退。“双重则滞,偏重则随”,要一腿承重,重心随遇平衡。手出步随重心随之移动,步走重心紧随。拳势变化,重心随身体平移。如对方力量过大,可以先退后进。前进后退时身体不能时高时低,不要来回动荡。对上肢的要求是,两肩自然松开,“两臂如挂肩上”,“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毫无滞机”,像绳子一样松柔飘荡。
二、为何要用意不用力
(一)对此原则产生怀疑的原因
一是不符合常理,不用力没法做运动,更没法做击打动作。从物理学意义看,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的确,太极拳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不用力,打人时也是用力的,特别是运用爆发力、弹抖力时力量还很大。这里要求“用意不用力”,主要是为了克服人们后天形成的用拙力的习惯性用力方法,带有矫枉过正之意,是一种道法自然的回归。二是如总不用力,肌肉容易僵化。此看法是错误的。不运动肌肉才能僵化,不用力与不运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太极拳动作一般很慢,又一气到底,中间不停留。四肢百骸不住地运动,不会出现肌肉僵化情况。三是不用力不能长力。此观点也值得商榷。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及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之内劲。”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身体松如绵、硬似钢,气力自然结合,绵延不断,收放自如。
(二)为何要用意不用力
王成老师身体柔若无骨,一直松到指尖。与老师推手,感受不到一丝力气,摸不到一个力点,只觉巨大的压力扑来,处处被动。稍一用力,虽感觉不到老师力道,却很随意地被弹出,使人不得惊讶佩服。
所以用意不用力,至少有以下原因:一是突出意的位置和作用。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和本质要求之一,强调用意是要求把意放在第一位。从技击意义看,以意领先,能使肢体接触点感觉更加灵敏。推手时如果意识深而远,更容易将敌击出。从健身意义上说,除肢体活动外,用意也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达到健身、治病之目的。二是不用力才能戒力。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必须形成戒力的习惯。想着用力就不能戒力,在克服用力积习的过程中,不能给用力找任何借口,彻底松透。哪怕拳架不管用甚至推手失败也在所不惜。三是不用力才能“缠丝”,才能实用。不用力,全身松开,无丝毫拙劲,才能圆活自如,轻灵变化,用最敏感的动作去感知对方,不沾不打,沾不住就粘上去,缠住对方,进入彼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太极拳“打人象根棍,接手象根绳”。从手部缠丝来说,要象绳子一样把对方缠起来,调动对方重心,或发或打,运用自如、随心所欲。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不用力,对方不能感知我的动向。四是平时松了需要紧时才能紧张起来。如身体是僵的,一推手就被人所制。不用力才能放松,只有松透了发出的劲道才是真正的劲道,才是管用的劲道。太极拳要求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最后达到有刚有柔,刚柔相济。用意不用力是为了极柔软之下的极坚刚。五是有利于身体健康。意集中于运动,能使意识锻炼和肢体锻炼结合起来,给大脑皮层良好刺激,使大脑运动得到有效改善,对预防和治疗某些神经性疾病有好处,对于调节劳逸、保健强身也十分重要。
(三)过于尚力的后果
一是健身作用减弱、伤害身体。太极拳架是为熟练应用太极原理模拟自卫和技击劲路而编成的练习套路,健身和娱乐功能也日益彰显。但现在不少太极爱好者,甚至有些所谓的太极高手,僵力很大,不利于气血畅活,对健康颇为不利,有的还出现膝盖疼痛的情况,究其原因都是方法有问题,练习不正确,特别是过于用力的结果。或者由于一味强调缠丝形成“掤劲”,或者由于追求低架式锻炼“功力”。人的膝盖可以灵活地向后曲伸,但无法向左右运动。有人认为一件长物体的一头不动,另一头转动才能形成缠丝劲,因而做动作时要求“脚尖不动,膝盖转动”,致使膝盖部位横向受力,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慢性损伤。如追求低架式使膝盖长期超出脚尖,也会使膝部负担过重,造成膝关节滑膜炎。硬抗敌方来力,不但会受皮肉之苦,严重者,双方都极易受伤。二是“粘连”不能,拳不管用。若用僵力,或者把敌方打跑,或者被敌方打走,不可能练出不丢不顶、沾粘连随的技艺。“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如果形成靠力解决问题的思路,拳将失去技击的作用。三是走向“先天自然之能”的路子。太极拳的击打要求是,对方来攻时,顺着来力方向沾粘柔化,引进落空,转关之处,对敌“致命一击”。如练拳之初没有“不用力”的想法,而是尚力、重力,总想着硬碰硬,就永远练不出太极拳。
三、如何做到用意不用力
真正领会并做到用意不用力,要过好三关,处理好三个关系,澄清三个认识误区。
(一) 过好三关
一是思想关。太极拳是理论指导性很强的拳术,是需要用脑子打的拳。认识的水平制约着拳术的水平。既然练太极拳,即使暂时不理解,也要用本拳种公认的“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去练习,思想彻底放松。二是心理关。有人说,练拳要过生死观,将生命置之度外。对于“不用力”的太极拳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身体要尽量放松,除了领劲处,丝毫不用僵力,练习时不用,推手或受力时,也不用。三是方法关。太极拳对身体每一部位都有要求。原则之一是不该动的地方不能动,或者说是节节贯穿基础上的一动无有不动。只能有一个支点,一旦前移或后退,重心随之移动,做到随遇平衡。即使是承重之腿,除支撑活动需要一定的张度外,不论曲膝或站立,都不要用力把关节合拢、肌肉绷紧。各关节之间的阻力达到最小状态,不出现阻隔。
(二)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力与巧的关系。太极拳重巧为主,兼用力气,尚巧高于尚力。力是在大脑即意识的指令下或条件反射情况下,习惯性的肌肉收缩、关节屈伸而引起的肢体运动的结果,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本能。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太极拳用意不用力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不用力,只是太极拳界所说的力是一种整体性的内劲,是多种力的叠加与综合,是后天练出来的将意气力三者合一的特殊技能。二是处理好松与紧的关系。太极拳以松为主,击打时也有紧的动作。松是意识、肌肉完全放开的结果。太极拳要求放松、完全放松,无止境地放松,但击打时也领劲之端需要紧张起来。三是处理好曲与直的关系。太极拳以曲为主,但也有一些直的地方。用线拽着球做圆周运动时,球的轨迹是曲的,是圆的,但线却一直是直的,如线曲了,就不能做圆周运动。螺旋运动是最省力的形式之一,太极走螺旋就是为了少用力。太极拳遇力走圆,才能柔化省力。但不受外力时,可以直进直退,因为直线路径最短,没必要每个动作都得弯曲。
(三)澄清三个认识误区
一是把“不用力”做绝对化的理解。应该指出,认识领域的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用意不用力是对太极习练者长时期的要求,但不能把相对的道理做绝对化理解,否则真理会变成谬误。“说出的不是佛,是佛说不得”,有人甚至说,“口号就要片面”。如采用“既要用力又要不用力”之类的“辨证”说法,只会使人不知所云。二是不用力就是不要力、不使力。说太极拳不要力、一点也不用力应该是一个认识误区。不用力主要指意识不能专注于用力问题,是防止走“尚力”之路,是忌讳怒气使用僵力。从劲力之刚柔的角度,是需要力的,不能一味反对力气,排斥力气,在引化后放倒对方时就得用力。三是不用力不是不要基本功。任何拳术都需要基本功,特别是以技击为目的的年轻人,抻筋踢腿是必须的过程。把肩、胯松开才能把身体灵活的连为一体,才能运转自如。
王成老师有句名言:“只柔无刚假太极,只刚无柔非太极,刚柔相济真太极”。有柔有刚、外柔内刚、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才是太极。不仅如此,只要符合太极原理,合理的拿法、摔法、打法也是太极。否则,只抱着“不用力”、“无力打有力”、“以慢打快”之类的片面理论,太极拳练一辈子也不会管用,只会从科学走向玄学,陷入误人误己的泥潭。
附:作者简历:
蔡文晓,男,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理学博士,现供职于德州市环境保护局。1992年习太极拳。曾在《精武》等杂志发表《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内涵》、《太极掤劲最神奇》等太极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