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轶事
武学心法
看某些传武训练
从三个“短板”看某些传武训练
朱成广
长期以来对武术技击的刻意打压和故意弱化,造成中国所谓的传统武术彻底告别技击技术,彻底投入体操怀抱,成为推行者可心的舞蹈体操系列。
随着上世纪的老拳师过世,武术基本呈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江湖已不是过去的江湖,大部分传统武术也不是过去的传统武术,尽管有些挂着传武招牌,这种武术我们可以统称为新武术,新武术这个称谓也是一个光荣的高大上官称。
近期,某些号称传武的人在擂台比武被业余搏击“后浪”拍在沙滩上的视频风靡全国,引起网络热议。这些人敢于擂台比赛,其精神可嘉;但不出十几秒被击倒失去抵抗能力,却着实让人唏嘘。
看过这些视频,从技术方面分析技术的三个“短板”,姑妄言之,以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其一,迎敌架势。通俗讲就是会不会“抱架”。抱架是传统武术的基本功,对敌时首先要防护自己。形意拳有三体式,太极拳也有自己的迎敌架势,再看少林寺壁画,应战图画,都是缩身防护。现代搏击中拳击、泰拳都有抱架训练,泰拳的抱架前手控制距离,后手保护下颚,结合提膝格挡,非常实用。拳击也是两手前后侧身迎敌,藏头护脑,伺机出击。
作为传武人,至少应该懂得迎敌的方法。可惜在视频中,根本没有基本的防护,都是右手在前,门户大开,没有变化,很快多次都被击到同一位置,这就很说明问题。
摔打踢拿是武术的四个基本部分,打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如何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达到保护自己,有效精准打击对方,俗称架势或抱架。统武术抱架这个动作与西方的拳击架势基本差不多,收颌,护肋、缩身、但比拳击多了护裆内容,看看少林寺壁画上对手姿态,你就可以看出,对打时,那些人都是收颌,护肋、缩身、身体略前倾。王成老师传授的“抱架”还特别强调腰松、膝松、肩松,重心在两腿间,便于因地变化变换重心,快速实施攻击。
其二,闪展腾挪。具体讲,就是如何快速转移重心,避开对方攻击同时进攻对方。太极拳训练中特别重视随遇平衡,靠重心的平移等达到躲闪目的,作为上台的传武人,应该懂得这些,但可惜在视频中根本看不到一点躲闪。视频中重心转移慢,不够利索;身子如直棍,没有缩身躲闪进攻等动作。否则,对方也不会轻易得逞。
与躲闪相关的,不会倒步躲闪,致使对方一冲击就往后倒地,几位传武人几乎犯了同样的错误。如果学习过倒步,即使躲闪不及,也可通过倒步化解对方的攻击从而为自己赢得机会。当然,现在懂得倒步、系统训练过倒步的也属凤毛麟角了。
其三,接手攻击。网上有位先生讲接手的视频,讲所谓的“接化发”,甚至让记者打他他接手。似乎这位先生,对接手并不完全明白,视频中示范的都是内侧接手,而这样如果接不住,自己的半边身子就都暴露,易为对方所乘,比赛中是这样接手,结果三次都被对方攻击到。如果外侧接手,可以一只手控制对方两只手,也便于控制住对方后进攻,如太极拳的肘底捶、搬拦捶,形意拳的劈拳、炮拳都可以使用。接手的学问很多,人遇攻击后的格挡算作是一种本能的接手,而太极的接手则更精致,需要反复训练和喂招才能掌握。
当然,武术搏击作为一种技艺,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必须经过千百遍的训练,形成肌肉技艺后才能好用。其实,武术的共性都是一样的,太极、形意、八卦与现代搏击很多方面是共通的。传统武术要真正走上搏击擂台,必须沉下心来,破除虚无缥缈的迷信,抛弃不切实际的传说臆想,正视自己,按擂台规矩、按搏击要求做体能、技术训练,深入挖掘传统武术真正的精华,结合现代搏击训练的一些规律,细化训练,方能再现昔日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