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学苑
太极拳----一种性命双修的高级卫生运动
太极拳----一种性命双修的高级卫生运动
(性命双修太极拳 卫生养生动为先)
王成
性命双修是中国养生术的特色。
命者,肾也。
性者,即神志。
性命双修,则是通过心智与形体锻炼来卫护人的生命,从而使心身健康,达到益智长寿之目的。
性者,即神志。修性就是修炼心智,通过修炼达到健康心身的目的。儒家的坐忘,佛家的坐禅,道家内丹修炼都属于性功。
太极拳训练首先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讲究用意识(想象力)引导动作,调节内在活动。为强调意识的重要性,一些功夫高深的拳家提出“重意不重形”,练拳很随便,而且与拳势有着很大的差异,举手投足都超出了拳势的规范和要求。陈式太极拳第十六代宗师陈鑫就提出“脱规矩而不离规矩”,其实脱的规矩是拳式,不离的规矩是理法,是人的意识、思维。
这从观太极明家洪均生先生练拳人们就会深有感触。先生练拳,潇洒自如,给人一种飘飘而行的感觉。
而打太极拳,就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很好的锻炼及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支配着人体器官机能。对中枢神经的锻炼,有益于其它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和改善,练拳令人周身舒服,精神焕发,感觉活泼,反应敏捷,心情舒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使人们提高免疫能力,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有利于治疗疾病,加强自身调节。
练拳,对于人有益智作用。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通过练拳改善了性格和修养,这些都是修性的结果。
命功修炼是指通过导引吐纳,和人的肢体导引,调节人体内里,达到健身卫生之目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以及通过呼吸或肢体导引来达到健身卫生目的的都属于命功。
命在于肾,是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还主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主骨生髓通脑。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推动,温煦作用。古人曾说“修性不修命,此是修性第一病。”目前,一些气功功法之所以出现偏差,走火入魔,甚至混乱,除个别气功师夸大气功作用,编造荒诞不经的内容外,再就是过分的强调修性,而忽视了命的修炼。
肾在人腰间,太极拳则以强调练腰为主。人常说“太极的腰,八卦的腿”。拳论中提出“腰肾为第一之主宰”。明确指出“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腰隙,即指两肾,肾壮则精足、气充、神清、目明。太极拳中腰部的松活、沉着、旋转、直竖的运动,对脊讨神经和植物神经有刺激态,锻炼作用。有利于对付内器官淤血的清除,以及肠胃机能的改善。
太极拳对身休的各部位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头、颈、肩、肘、腕、手、指、胸、背、脊、腹、腰、臀、档、胯、膝、足、趾,周身的每个关节以及与之相关的神经、肌肉等都得到锻炼。这项活动有利于气血运行,使微循环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健身之目的。这种微循环的改善可使动脉的末端和静脉的起始端所构成的毛细血管结构中的微小血流流畅,而很多疾病就是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人体微循环的改变,从而改善了人体机能状态。从微循环这一健身角度讲,没有任何一种养身方式,能与太极拳相比。
因为太极拳是性命双修的修持方法,练太极拳有益,没有人因练太极而出现偏差。太极拳修炼依据—太极图,是对性命修持不偏不倚的最好说明,也决定了它对任何事物一分为二的处理方法,这无疑是对养生学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太极拳普及程度,可说遍及世界,这一中华瑰宝,它已超越了国界、种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太极拳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运动方式,没有虚假、神秘的东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其朴素、真实而又内涵浩瀚、博大,有无穷无尽的神奇和奥妙。古往今来,即使从小练到老,也会使人感到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所以太极拳名家洪均生晚年仍自称是“不成材的学生”.
(性命双修太极拳 卫生养生动为先)
王成
性命双修是中国养生术的特色。
命者,肾也。
性者,即神志。
性命双修,则是通过心智与形体锻炼来卫护人的生命,从而使心身健康,达到益智长寿之目的。
性者,即神志。修性就是修炼心智,通过修炼达到健康心身的目的。儒家的坐忘,佛家的坐禅,道家内丹修炼都属于性功。
太极拳训练首先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讲究用意识(想象力)引导动作,调节内在活动。为强调意识的重要性,一些功夫高深的拳家提出“重意不重形”,练拳很随便,而且与拳势有着很大的差异,举手投足都超出了拳势的规范和要求。陈式太极拳第十六代宗师陈鑫就提出“脱规矩而不离规矩”,其实脱的规矩是拳式,不离的规矩是理法,是人的意识、思维。
这从观太极明家洪均生先生练拳人们就会深有感触。先生练拳,潇洒自如,给人一种飘飘而行的感觉。
而打太极拳,就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很好的锻炼及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支配着人体器官机能。对中枢神经的锻炼,有益于其它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和改善,练拳令人周身舒服,精神焕发,感觉活泼,反应敏捷,心情舒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使人们提高免疫能力,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有利于治疗疾病,加强自身调节。
练拳,对于人有益智作用。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通过练拳改善了性格和修养,这些都是修性的结果。
命功修炼是指通过导引吐纳,和人的肢体导引,调节人体内里,达到健身卫生之目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以及通过呼吸或肢体导引来达到健身卫生目的的都属于命功。
命在于肾,是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还主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主骨生髓通脑。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推动,温煦作用。古人曾说“修性不修命,此是修性第一病。”目前,一些气功功法之所以出现偏差,走火入魔,甚至混乱,除个别气功师夸大气功作用,编造荒诞不经的内容外,再就是过分的强调修性,而忽视了命的修炼。
肾在人腰间,太极拳则以强调练腰为主。人常说“太极的腰,八卦的腿”。拳论中提出“腰肾为第一之主宰”。明确指出“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腰隙,即指两肾,肾壮则精足、气充、神清、目明。太极拳中腰部的松活、沉着、旋转、直竖的运动,对脊讨神经和植物神经有刺激态,锻炼作用。有利于对付内器官淤血的清除,以及肠胃机能的改善。
太极拳对身休的各部位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头、颈、肩、肘、腕、手、指、胸、背、脊、腹、腰、臀、档、胯、膝、足、趾,周身的每个关节以及与之相关的神经、肌肉等都得到锻炼。这项活动有利于气血运行,使微循环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健身之目的。这种微循环的改善可使动脉的末端和静脉的起始端所构成的毛细血管结构中的微小血流流畅,而很多疾病就是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人体微循环的改变,从而改善了人体机能状态。从微循环这一健身角度讲,没有任何一种养身方式,能与太极拳相比。
因为太极拳是性命双修的修持方法,练太极拳有益,没有人因练太极而出现偏差。太极拳修炼依据—太极图,是对性命修持不偏不倚的最好说明,也决定了它对任何事物一分为二的处理方法,这无疑是对养生学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太极拳普及程度,可说遍及世界,这一中华瑰宝,它已超越了国界、种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太极拳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运动方式,没有虚假、神秘的东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其朴素、真实而又内涵浩瀚、博大,有无穷无尽的神奇和奥妙。古往今来,即使从小练到老,也会使人感到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所以太极拳名家洪均生晚年仍自称是“不成材的学生”.
太极拳在五六十年代,有着很大的发展。在探索养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从八十年代至今,太极拳并无多大发展,停留在口头争执上,个别人甚至步人虚假、玄虚的泥潭难以自拔,同时也对后来的发展有着不良影响。近来,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探索,但总的说来,仍是原地徘徊,尚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上,有些方面甚至还远远落后于这个水平,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随着科学发展,人们的重视及深人研究,太极拳这一高级卫生运动,必将会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与太极拳爱好者共同努力。
(本文在第一届世界太极拳修炼大会上本文的题目是“太极拳----一种性命双修的高级卫生运动”后发表在精武杂志98年第五期,名字按需要改为“性命双修太极拳 卫生养生动为先”。为说明太极拳的内涵意义,阐明性命的术语和作用,仍沿用过去的名称。近日参加观摩一次太极拳比赛,遇到一个爱好者,言,喜欢看我的文章,一些文章专门复印成册,使我很受感动,今特整理过去稿件,把本文登出,以期对爱好者能有参考作用;对修炼者能起引路口授作用,将心中大慰。太极拳练习者众,能明者少;流言玄虚多,真经实功少;希望大家抛弃那些鬼怪神乱,认认真真地研究太极拳,把太极拳继承发扬下去。如蒙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以免以讹传讹,渐失本意,误导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