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网
太极学苑
太极学苑
王氏第一法则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4-08-27 10:23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赵兴

 

师从王成老师有三年了,从刚开始学拳的第一个月起,我就听闻各位师兄谈起王老师对太极拳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为王氏法则,其中手肘肩,往前钻;肩肘手,往后走。这个太极拳三节运用的王氏第一法则,被人提起的最多。

 

我第一年开始懵懵懂懂学习王成老师编创的《二十七式太极拳》,期间王老师给师兄们讲解王氏法则的时候,我有时候也凑上去旁听,但是总是听不明白。第二年开始按照王老师的要求,在二十七式套路之外,开始练习王氏第二法则-螺旋缠丝法则。第三年开始练习王氏第三法则-步法法则的后退步部分。终于三年后,随着大量的基本功练习后,我开始逐渐对王氏第一法则有了初步的体会,并用来指导我的练习。下面谈谈一下我的感悟。

 

王氏第一法手肘肩练习中,主要的运动方向前进后退、有上下、左右等;上下、左右及更多的运动方向变化等则明显体现在王氏第二法则-螺旋缠丝法则的圆周运动。这里只谈一下直线运动的第一法则部分。在直线运动中,手臂的三个部分,手、肘、肩这三个关节分别以不同的顺序起到不同的作用,在王氏直线推手中,要求更加具体明确,大家从练习中体味。下面以两人之间攻防练习为例展开论述。

 

手作为身体和对手接触是最多的部分,起到的是控制作用,这个控制并不是通过抓和掐来实现的,是通过沾连来实现的。沾到一起,好像你的手连到对手一样。手作为我们身体最敏感的部分,手背和手心丰富的触觉神经,帮助实现的功能,体会到对手的力量变化,此为太极中的专有名词,在听的基础上是控制,在控制的基础上是改变方向。在运行中,手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控制发力的方向指向对方的重心,或者是引导对方的发力方向偏离自己的重心。

 

肘作为手和肩关节之间的开合关节,是运动变化范围最大的关节。肘完全折叠的时候,手和身体的距离最小只有5厘米,肘关节完全张开的时候,手距离身体60厘米。这个特性决定了肘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跟随,主要是通过肘关节的开合,来控制手离身体的直线距离,起到跟随对方动作的作用。一拳打来,好多人喜欢用前仰后合来跟随对手的运动变化,其实正确的途径应该是通过粘手,而后用肘关节的开合跟随对手的上肢运动即引化,通过胯关节的开合跟随对手的下肢运动。所谓随曲就伸,我认为就是指的肘关节膝关节运动。

 

肩关节,作为上身韧带肌肉组织最丰富的关节,作为骨头最粗壮,活动骨关节之间缝隙最大的部分,应该是发力进攻和承受对手的冲击力的效果最好因此,我们练习的方向应该是多注重肩关节的骨骼和肌肉来发力和化力用肩进行化力或增加打击效果,陈鑫先生曾言:“打拳关键在松肩 

 

我的理解,手肘肩法则,应该是手来控制方向和旋转、引导发力;肘是来产生直线运动,肩来发力和化力。当然,仅仅知道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王老师发明的直线推手练习来慢慢体会,在练习中,要不断的用自己的感觉,来体会上文所述的手肘肩关节的不同作用,即所谓的用意不用力,直至各个关节在运动中能够清晰的体会到自己最擅长的作用,从而分工合作。练习王氏第二法则-螺旋缠丝法则,则有助于提高手的听劲。王氏第一法则手肘肩法则,和王氏第三法则-步法法则,有共通和借鉴之处,脚膝胯的运动,和手肘肩的运动有相似之处,练习到下一个阶段,手肘肩和脚膝胯相互配合,即太极基础理论中的一身必令上下相随,一气贯通

 

此篇作为我师从王成大师学拳三年的体会。希望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